今天米蘭的天空像是一抹衰敗的奶油,陰溼的空氣似乎也帶著一點恐怖的氣氛,正好來說說我覺得米蘭最攝人心魄的恐怖之地:L’ossario教堂。(暱稱來自義大利文osso,意思是骨頭。)
*********************************
國立米蘭大學主校舍區座落在米蘭大教堂後方五分鐘步程之處,隱藏在一條叫做「遺憾慶典」(Via Festa del Perdono)的小巷裡。大學校區呈口字形,學校外牆於口字右下角處,據說是米蘭唯一現存十五世紀的建築群,口字左下角則為完全不相稱的噁心豬肝紅簡單水泥外牆,是二次大戰後重建的校區毒瘤。(因為顏色與建築牆面,幾乎每天上課,都可以發現又有新的塗鴉,說塗鴉還好聽,不過是一些扭曲、醜陋、不知所云的拉丁文字;而校方還必須不停找人重新粉刷。說毒瘤並不為過!)
校舍最早是統治米蘭的貴族所擁有城堡,之後成為中央醫院(又是醫院!我曾說過,住在萊登的國際學生宿舍,也是醫院改建的…),一次大戰後,才在此處成立國立米蘭大學。
校舍最著名的地方,在於紅磚外牆與粉色大理石內牆的立體人像浮雕,以及校舍內四面環繞的拱形立柱長廊建築。每座人像(當然是聖人)栩栩如生,迄今仍保存完好。
以上更多照片手邊沒有存檔,找機會去學校拍得再補。
羅馬澡堂遺址也座落在校園內,卻成為大學生下課抽煙休息聚集的場所,令人不勝唏噓。(義大利室內公共場所已全面禁煙,學生只好到校舍外抽煙、打屁,沒想到大學校區就是古蹟…)
******************************
會先介紹米蘭大學,因為從十二世紀開始,這一區便是醫院區,同時也是墓地群(原因可以想見)。本文主要介紹的San Bernardio alle Ossa教堂(上圖左邊),便是座落在米蘭大學一箭之遙,Basilica di Santo Stefano教堂(西元一一四五年,上圖右邊)旁。這座教堂分為新舊兩部分。舊教堂原本是這區墓園容納不下的屍骸所建的墓室,於西元一二六八所興建,以作為靈骨塔(Charnel House)之用。豈料,於一六四二年, Basilica di Santo Stefano教堂左側鐘塔倒塌,壓毀了這座靈骨塔,之後在義大利巴洛克時期著名大師 Sebastiano Ricci (da Veneto,他是Veneto出身的藝術家,用以區別)在一六九三到九四兩年的協助修建之下,於一六九五年完工,成為一座四面上下均由原墓室骨骸所裝飾而成的禮拜堂。之後於一七五○年才由兩位建築師Croci與Merlo加以擴建成為現今的San Bernardio alle Ossa教堂。
禮拜堂原入口處刻有兩頭骨徽與一段聖經聖路克篇第六章第三十八節一句拉丁文:「date et dabitur vobis」,意思是,「我給故我得」,白話文的意思是,「奉獻給主,主必將榮耀歸於你!」(英文聖經版本翻譯如下:Give: and it shall be given to you,這是我自己憑基督教用語猜寫的。)現今原入口已經封閉,要參觀這座骨骸興建而成的禮拜堂,必須從San Bernardio alle Ossa教堂的入口進入,之後從右手邊的一處小道走進禮拜堂。
請小心,在你走進五公尺長的陰暗的小道,稍微屏氣斂息一下,因為第一眼你將會看到由無數腿骨、手骨、頭骨所搭建的小禮拜堂,加上原大門封閉,整座不到三坪的小禮拜堂,不見天日(雖然有藻井,但陽光卻不易射入),陰暗、溼冷,舉目盡是人骨,恐怖森然不逕隨身籠罩。其實,這卻是Ricci特別設計的重點,讓蠟燭光與一點微弱的日光凸顯整座禮拜堂聖母像如天使般的聖光,隱約在幽暗的骨室裡,展耀如神的國度。(現在已經被科技光取代,比較沒有神聖氣氛。)
我還記得有一次參觀(奇怪,我就是喜歡進去晃,去過好幾次),巧遇神父開門(教堂中午也休息,下午一點才又重新開放參觀),他很熱心用英文跟我打招呼(這很不尋常,可見這裡是外國人熱門景點),問我是不是第一次來,他特別要跟我介紹入口教堂,但我跟他說想去小禮拜堂,他笑了笑,只說:「喔,那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可能對神職人員而言,這些骨骸是幸福的,能夠隨侍主的恩寵吧?!當然,這座禮拜堂也是有一些恐怖傳說,比如說萬聖節當晚,會有一副小孩骨頭出現在禮拜堂裡,要找齊他的全身骨頭;還有一付手骨,聽說會發出怪聲響等等。信者恆信。不過有一次中午進入參觀,日正當中卻更顯陰冷。
其實神父說得沒錯,新教堂,也就是San Bernardio alle Ossa教堂,內牆與天井都裝飾著名藝術家所創作的畫作,如Santa Maria Maddalena、San Gennaro、Santa Rosalia等,也都值得駐足。
(原文發表於11/29/2006, 05:18A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