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習俗,不管是現代後設形成的「掃墓節」,或者是自古以來的「清明」、「重陽」,但對於墓地,在陰陽理論雜陳的台灣社會中,早已經成為「另一種世界」,各有秩序,且不輕易跨越。

就像中國人的習俗,在天主教國家中,雖然南瓜燈、巫婆等圖騰已經在義大利、西班牙等地漸漸成為流行,但這種追遠的情份幸未受美國流行文化所嚴重稀釋。義大利人在十一月一日,仍然過著屬於這個節日最傳統的意義: 諸聖日(Ognissanti);在這一天,義大利人帶著鮮花,到墓園裡追思、緬懷他們已經過世的親人。不同的是,歐洲國家對於墓園,似乎以「同一個世界」的心態而營造一個容易親近的環境,這種台灣人稱為「花園化墓園」的風氣,也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的台灣悄悄吹起。

即便如此,你還是很難想像,在台灣都市的中心會出現墓地,不管是否已經花園化;而這個現象出現在米蘭。

就像巴黎南郊的Pere Lachaise主教墓園(網站建構非常完美,可線上模擬入園景觀,非常值得一覽)一樣, 米蘭中央墓園(Il Monumentale di Milano)也成為當地一處著名的觀光景點;不同的是,巴黎的主教墓園最著名的是名人的安眠地,而米蘭的中央墓園,則是以墓地建築與雕塑的壯觀而聞名。

其次,相較於巴黎主教墓園具體而微的完善規劃,米蘭中央墓園則是城市發展興起之後的產物。米蘭於十九世紀工業發展興起後,許多歷史建築傾毀殆盡:一方面是因為米蘭位處義大利北部邊防重地,自古即是兵家必爭之地,兵險頻仍,戰禍帶來的便是城市歷史建築無法妥善保存、維繫;另一方面,米蘭在工業發展興起後,為因應不斷湧入的外移人口,建築形態也劇烈改變,同時早期未有完善的都市規劃,導致米蘭市中心已經找不到其他義大利城市常見的古城區(città di storia ),而被稱為最不像義大利的義大利城市。

於一八三七年底至一八三八年初,米蘭市政府決定將散布在米蘭全市角落的小型公有或私人墓園集中管理,同時為方便當地居民弔謁已故親人方便,以當時Garibaldi火車站旁中央火葬墓園(Tempio Crematorio)為始,徵收十八萬平方公尺的土地予以擴建一處大型中央墓園,於一八六○年定案,邀請當時義大利著名的建築師Carlo Maciachini (1818-1899)設計規劃,於一八六二年動工,歷時四年,於一八六六年完工揭幕啟用。經過一百多年,目前墓園規模於超過二十五萬平方公尺。


(中央火葬墓園祭祀禮拜堂)

Maciachini(剛好就是我家的地鐵站名)採用希臘式、比薩、羅馬式與北義隆巴迪等建築風格,以原有的火葬場為始,向外以中軸線增建中央納骨塔(Ossario Centrale)與名人堂(Famedio)。


(中央納骨塔)


(中央墓園正面主建築:名人堂)

墓園正面採高臺式建築,以左右兩側垂拱護衛,一方面顯示莊嚴氣派的面貌,同時也增加墓園實際可利用的區域面積。





名人堂主建築最特別是的仿Giotto風格的土耳其藍天花板設計,增加更多神聖的氣氛。之所以稱名人堂,係來自羅馬萬神廟(Pantheon)的傳統,許多對義大利、米蘭等有傑出貢獻的人士,皆奉刻姓名於牆上已示永誌。







由於中央墓園佔地廣闊,如同前述巴黎主教墓園一般,亦須依憑地圖指示入園參觀、或尋幽、或訪勝。地圖板後同時有墓園最著名的三十七處代表墓地建築。例如墓園中央納骨塔後仿效聖經中巴別通天塔形式的墓地建築,當時正在維修整建中,便無緣一賭原貌,只得拍攝地圖板後照片留念。


(中央墓園地圖)




(地圖背後的著名景點照片之一:編號21,Famiglia Antonio Bernocchi,由建築師Alessandro Minali設計,雕塑家Giannino Castiglioni作品,1931-1936)


(原文發表於01/15/2008, 16:44P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rzissmus 的頭像
    narzissmus

    Maurice's barbaric YAWP

    narziss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