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什麼是「同性戀恐懼症」?

(一)同性戀恐懼症來自異性戀至上主義

我們聽過男性沙文/至上主義,卻很少聽過異性戀至上主義(Heterosexualism)與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這兩個名詞經常被用來指稱,對同性戀性行為和同性戀者的敵意與偏見。雖然這兩個名詞在不同的場合下經常可見,但對它們的定義卻還沒有達成明確的共識。同性戀恐懼症首先於1972年由美國心理學家George Weinberg提出 (注5),意指「異性戀者害怕與同性戀者接近以及同性戀者的自卑感」。一般字典將同性戀恐懼症定義為「對同性戀者和他們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的厭惡」以及「這種厭惡導致的行為或行動」。亦有將同性戀恐懼症定義為「非理性的對同性戀的害怕」。

雖然同性戀恐懼症這個詞彙應用得很廣泛,但其定義還是有一些問題。 (注6)首先,實證研究上並不認為異性戀者的反同性戀態度,可以被看成是醫學上的「恐懼症」(phobia)。異性戀者對同性戀的反感,並不會引起恐懼症(如恐水症、恐狗症)所應有的身體反應。此外,用恐懼症這個詞似乎指對同性戀的偏見是一種個人的醫學現象,而不是一種根源於文化背景與群體間關係下所產生的現象。再者,恐懼症給人的感覺是心理失常與身體不適,而異性戀者顯示對同性戀的反感時並不感覺到這些症狀。而異性戀至上主義亦被日益廣泛地使用。一般字典對此的定義為「異性戀者對同性戀者的歧視與偏見」。異性戀至上主義還被用來指否定、貶低和污辱非異性戀的行為、身份關係或社區的意識形態系統,與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及性別主義等各種歧視並列。

異性戀至上主義同時表現在文化與個人兩個層次上。文化異性戀至上主義(Cultural Heterosexualism)就像制度性的種族主義與男性至上主義一樣,雖然顯得無形,卻透過社會習俗與社會機制壓抑同性戀。最常見的便是,同性戀者的言行舉止基本上是不公開的,因為一旦公開化就會受到社會的打擊。例如在美國,這種打擊包括禁止公開的同性戀者從軍、同性戀者在就業與社會服務方面受到歧視,反對同性婚姻或伴侶登記關係,以及仍有多數州法將同性戀性行為(Sodomy Laws)視為非法。心理異性戀至上主義(Psychological Heterosexualism)指涉文化異性戀至上主義在個人程度上的表達,同時表現在異性戀者對同性戀及同性戀者的敵意、反感和譴責,且包括對同性戀者的言語污辱、歧視甚至於身體暴力傷害。 (注7)

(二)同志情色刊物有助於減輕同性戀恐懼症對同志的負面影響

同性戀恐懼症不僅反應在對於同性戀毫無認識或存有誤解的異性戀者,同時也存在於同性戀者本身,對於同性戀的認識,缺乏接近資訊的途徑。我認為同志情色刊物的存在,與其他以同性戀議題為內容的相關刊物一樣,對於以異性戀者為多數的社會大眾而言,有一種「見怪不怪」的作用,例如荷蘭、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男同志情色刊物以透明膠裝後,與所有雜誌刊物,隨處可在書報攤上購得,而義大利、西班牙則是歐洲少數幾個所謂「天主教」國家,要說風俗民情不同,彼等國家不會跟台灣社會「善良風俗」相差甚遠吧?但兩國的社會民風也沒看到因此就敗壞到哪裡?!

另一方面,男同志情色刊物提供同性戀者身分認同的功能,某種程度有助情慾認同,抵消同性戀恐懼症對同性戀者本身所帶來的後遺症。 (注8)例如:

1. 作為個人性行為與慾望發洩的重要輔助,以及在同志社群中,作為對「性社交行為」的替代品;
2. 凸顯對於「安全性行為」的重視與可能達成該目的的作法;
3. 在退而求其次下,扮演對男同志性行為的教導與教育功能 (注9);
4. 藉由接近、觀賞相關物品,有助於個人性傾向的自我接納,並從中強化對於身為同志的正面評價;
5. 男性裸體客體化與商品化,打破父權主義對於男性身體的主體控制;
6. 有助於社會中同性戀者的生活「正常化」。

(三)小結

綜上所述,同性戀恐懼症普遍存在於一般異性戀社會大眾與同性戀者本身;而法律人包括司法人員作為社會成員的一份子,不管其性傾向認同為何,自都在社會輿論或周遭親友耳濡目染下,存有同性戀恐懼症的潛在病徵。而同志色情刊物某個程度而言,即代表對同志社群的認識管道,對雙方相互理解均有助益。以下則進一步針對法律人的同性戀恐懼症,以及前述晶晶案的兩項爭點加以分析。



---------------------------------------------------------------------------------

5. GEORGE WEINBERG, 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 (1972).
6. 有關「同性戀恐懼症」該名詞之定義與內涵演變,以及其所涉及相關問題,see BYRNE R. FONE, HOMOPHOBIA: A HISTORY (2000).
7. 對於法國社會學家Michel Foucault提出的社會建構理論與同性戀的定義、異性戀至上主義及同性戀恐懼症等進一步分析,參見張宏誠,憲法基礎,前揭(註1)書,頁94以下。
8. See e.g. Sasho A. Lambevski, Suck My Nation – Masculinity, Ethnicity and the Politics of (Homo)sex, in 2 (4) SEXUALITIES 397-419 (1999) [hereinafter Suck My Nation]; Paul Hallam, If You Look at It Long Enough…, in ECLECTIC VIEWS ON GAY MALE PORNOGRAPHY: PORNUCOPIA 59-74 (Todd G. Morrison ed., 2004) [hereinafter GAY MALE PORNOGRAPHY]; Karen Busby, The Queer Sensitive Interveners in the Little Sisters Case: A Response to Dr. Kendall, in GAY MALE PORNOGRAPHY, id. at 129-150.
9. 反對者意見,see Christopher N. Kendall, Educating Gay Male Youth: Since When Is Pornography a Path Towards Self-Respect?, in GAY MALE PORNOGRAPHY, id. at 83-1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rzissmus 的頭像
    narzissmus

    Maurice's barbaric YAWP

    narziss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